原木砍下來要“泡水”2-3年是真的嗎?
由于每個匠作流派以及傳承師傅的觀念分歧,目前關于原木“泡水”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種:
1提升防蟲耐腐性
有部分木材中含有糖分,蟲卵,菌種,通過浸水,有的還在水里加入藥劑對木料本身注入防腐。這樣浸水后撈出來,兩端封死陰干處理,可以對木材的耐腐性提升有幫助。
也有網(wǎng)友提出紅木類的硬木芯材本身難受蟲卵,用這種處理方式有點畫蛇添足了。
2以便防腐保存
這個原因是近期網(wǎng)絡上最流行的說法。大致的意思就是利用外因使得含水率高于纖維飽和點,以便木材完全無收縮或膨脹,外形均保持最大尺寸,體積不變。
3師傅教的老經(jīng)驗
國人總是“神化”一些“經(jīng)驗之談”。由于傳統(tǒng)木匠的手藝都是師徒相承下來的,或許剛開始只是遵照師父的教導,而到了后來就將這一步驟奉為“規(guī)矩”,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成為慣例。
答案紛紜,沒找到專業(yè)結論,全系民間傳說。歸攏一下,出現(xiàn)得最多的說法就是第二種:防止開裂和變形,也就是說“去性”(釋放內應力)。
那么,果真如此嘛?
含水率對木材脹縮的影響
木材含水率對脹縮的影響發(fā)生在“纖維飽和點”至“木材絕干”階段。
纖維飽和點:指木材細胞壁含水率處于飽和狀態(tài)而胞腔無自由水時的含水率。專業(yè)領域中通常以30%作為各個樹種纖維飽和點含水率的平均值。纖維飽和點是木材多種材性的轉折點,如密度、強度、韌性、抗劈等。
注:生長中或新伐倒的樹木,其含水率之多少隨樹種而異。一般樹木體內含水率在40-100%之間,多的可達200%以上,個別樹種甚至可達300%。
含水率高于纖維飽和點時,無論含水率增加或減少,除重量有所不同外,木材完全無收縮或膨脹,外形均保持最大尺寸,體積不變。
含水率低于纖維飽和點時,木材體積隨著含水率的增減而增減。含水率減少愈多,木材收縮率愈大,至絕干時,收縮至最小尺寸。
已經(jīng)知道木材在纖維飽和點以上時,木材沒有脹縮活動。也就是說,內應力還沒產(chǎn)生。內應力(木性)是因為木材的各向收縮率不同(各向異性)而產(chǎn)生的。
原木泡水對于防腐保存是一個有利條件,但只能是暫時性的防腐保存。新砍原木至纖維飽和點(含水率30%)這個階段內應力尚未出現(xiàn),也談不到“去性”。那泡水的本質意義何在?
木性很可怕,會有變形、開裂和曲翹,它們會發(fā)生在不同的階段。所以,是這些工匠單純且又盲目的“依古傳制”,還是確有功效只是懵懂不解?
當然,不論是什么原因使得匠人們將木材“泡水”,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木材中的含水率過大,做成成品后銷售出去的物件,難免會出現(xiàn)開裂、變形等質量問題。因此,不論事前有沒有經(jīng)過“泡水”,木材制作前都是需要干燥的。
木材的干燥解決了因木材的不均勻的濕脹干縮,導致木制品接榫松脫或板面開裂等現(xiàn)象,保證木制品的穩(wěn)定性,保持木材天然紋理,使之外形美觀”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木地板安裝到底要不要打膠
- 非洲沙比利木全面解析
- 為什么定制原木門的周期那么長?
- 北美黑胡桃,硬木中的貴族,比肩紅木
- 復合地板的結構組成
- 鋪裝木地板地面不平會帶來哪些問題
- 木地板適合鋪設在哪些場所
- 軟木地板和硬木地板哪個好
- 木地板使用人字拼鋪設好不好
- 強化地板是大的好還是小的好?